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的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全区追赶超越目标任务,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3631”方略,大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积极争项目争资金,狠抓重要指标、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就全年工作汇报如下:
一、重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招商引资及项目资金争取工作。全年策划包装项目10个,其中达到可研水平5个,报送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项目7个,争取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镇建设等项目资金12054.85万元。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约2亿元;
(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全年共报送11个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
二、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按照稳增长、促投资各项政策措施要求,我们严格执行领导包抓责任制,分解细化任务,紧盯时间节点、加快建设进度,实行“周汇报、月总结、季考核”制度,严管工程管理,确保了各项任务的落实。
1.老城区雨污分流排水改造项目。总投资1亿元,目前已完成团结路、常青路(凤凰路-孟杨路)、右任路东段(西农路-附中门前)、常乐路(友谊路-常青路)、常青路(北干渠路-康乐路)、新桥路(康乐路以南)、公园路的雨污分流改造任务,共实施污水管道约1.1千米,雨水管道4.2千米;正在实施康乐路(常青路-新桥路)段、友谊路分流改造;北干渠路拟近期开工;园区二路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农科路南延、常青路泵站改造项目正在对接陇海铁路管理部门,协调接入及下穿事宜。
2.杨青路南延(西宝高速至滨河路)道路工程。总投资1.8亿元(全部自筹),完成勘察测绘、施工图设计、预算和最高限价审计,正在进行拆迁户评估工作,已完成评估32户(田西村16户,田东村16户)。11月份后交区城投公司代建。
3.后稷路北段(孟杨路-杨扶路段)工程。全长约810米,总投资670万元。截止目前完成施工图设计及预算编制和审定、拆迁等前期工作。
4.常青路(凤凰路-高干渠路段)拓宽改造工程。长750米,宽32米,总投资约5400万元,目前已完成招投标、合同签订工作,待征地拆迁工作完成后开工建设。
5.北干渠路(西农路--新桥路段)拓宽改造工程:全长1899米,宽40米,双向6车道,建设内容包括雨污水管道、电力电信管道等,总投资约9100万元。截止目前完成招标工作,即将启动施工。
6.新桥路排水管网改造项目:实施新桥路第一实验中学门口、姚安十字等路排水管网改造,联通示范区市政管网,总投资150万元,目前已建成投用。
7.小游园及街心花园建设项目:完成化建小区西门、小康路两个小游园建设,共绿化公园11500平方米,修建健身步道约420平方米,同时配套了相应的健身设施和器材。
8.小康路(后稷小区西门至常青路)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全长约500米,总投资185万元,目前完成招标审签工作。11月份后交区城投公司代建。
9.杨陵街道办片区换热站一级供热管网项目:建设华电主管网至杨街办换热站一网,总长约1600米,总投资2284万元。目前正在准备招标前期手续。11月份后交区城投公司代建。
10.银鑫片区集中供热建设项目:新建热交换站1座,接通公园路华电主管网,供热面积5万平米,总投资2230万元,目前完成换热站及一级管网建设,年底前投入使用。
11.三所学校供暖工作:总投资194万元,目前恒大小学、第五幼儿园、永安学校换热站及管网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三、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
(一)狠抓落实,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住建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住建领域五类打击重点、线索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设立了涉黑涉恶线索举报电话、信箱和办公室,专人负责,专人督办,做到事前、事中、事后闭环管理,确保线索“快速移送、快速反馈”。先后召开30多次党委(党组)专题会议,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行安排部署和研判,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结合单位集中学习活动,对扫黑除恶相关文件、会议和领导讲话精神进行了30多次着重学习,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干部对党中央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大政治意义的认识和理解。二是强化宣传动员。结合实际,利用局微信公众号、微博、LED显示屏、项目微信群等媒介平台积极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最新动态和政策措施。共动员全区建筑企业、在建工地、物业服务企业和商住小区张贴扫黑除恶宣传海报500余份,印发宣传手册3000余份,开展扫黑除恶现场宣讲20多次,摸排走访近2000人。通过多渠道、全覆盖的宣传,有效调动群众检举揭发涉黑涉恶线索的积极性。三是持续推进专项整治。印发了《杨陵区物业服务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和《第二批建筑施工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和物业服务行业专项整治。截至目前,整治质量安全乱点乱象6个,扬尘治理乱点乱象8个,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6起,为328余名农民工协调解决发放工资358.6157万元。四是集中化解重点矛盾纠纷。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物业服务乱点乱象,我局组织相关镇办成立了工作专班,集中力量进行协调化解。有效解决了东方明珠、田园居同时存在两个物业公司而导致的物业乱象;解决了德馨园小区业主长期反映的采光问题;针对锦逸国际城小区业主反映该小区业委会违规选聘物业企业问题,会同李台街道办进行了调查处理;针对中央第12督导组反馈江南印象小区业主反映小区问题,督促完成小区监控、门禁、绿化等问题整治,对业主反映业委会选举涉黑涉恶问题,完成了初步调查并将结果上报了相关单位。五是加强涉黑涉恶线索办理力度。办结完成我局自行摸排和区扫黑办移交的9条问题线索,做到了问题线索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底数清、情况明。
(二)持续用力,着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1.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积极配合示范区住建局研究出台了《杨凌示范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搭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梳理“一网通办”清单。实现一张网管理,把一般社会投资项目从取得用地到竣工验收和公共设施接入服务,审批时间控制在90个工作日内。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规范收取建筑领域各类保证金,推行银行保函及担保制度,全面推行规费缴纳承诺制,减轻企业负担。建立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豁免清单制度,明确了小型社会投资项目、绿化工程、亮化工程等9类项目属于施工图审查豁免清单范畴,实行告知承诺制和设计人员终身负责制,简化施工许可前置审查事项。2019年依法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22个,办理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备案12份,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1471.33万元,代征建筑业劳保统筹费1447.19万元。
2.积极开展建筑市场环境治理工作。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活动,治理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建筑施工企业11家,清理“挂证”人员29人;依法下发《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4份,下发《责令停止整改通知书》6份,转办《依法查处违法建设项目的函》2份,约谈项目负责人和监理负责人2人,落实建设项目关键岗位实名制管理项目10个。落实了建筑工人实名制,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24家,确定企业工资支付监督员24人,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用工行为。
3.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完善了安全隐患巡查检查制度及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自查制度,重点对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项目经理、总监在岗履职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整治,下发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44份,停工整改通知单7份,发现并督促整改各类安全隐患591条,约谈相关责任人8人次;对两名项目经理进行了扣分处理;行政处罚企业5家,处罚金额共计9.5万元;通过强化检查、督促整改,我区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平稳。
(三)精准施策,严格落实治污降霾举措。
1.严格落实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措施。一是强化舆论宣传导向。建立了在建项目微信群,充分利用了手机、在建项目微信群,宣传正面典型,曝光反面案例,形成了震慑。同时,通过在施工现场张贴扬尘治理公示牌,明确在建项目参建单位责任,督促建设、监理单位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二是强化扬尘治理责任落实。将扬尘治理工作与建筑工地日常管理相结合,重点从新开工的建设项目抓起,项目开工前,督促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签订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承诺书和杨陵区在建项目扬尘治理目标责任书,落实了扬尘治理责任,并将施工现场扬尘措施落实情况作为文明工地评选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督促辖区24个在建全部签订项目扬尘治理承诺书和扬尘治理目标责任书。督促完成围墙喷淋降尘设施24套。三是开展常态化检查、巡查。全年共开展扬尘治理专项检查23次,日常巡查46次,对现场存在扬尘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项目,视情况给予亮“黄牌”限期整改或“红牌”停工整改,同时建立了在建项目扬尘治理问题整改销号台账,落实了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并由检查人员跟踪复查,督促整改落实。截至目前,共下发“黄牌”警告通知单17份,下发“红牌”停工整改通知单26份,行政处罚企业8家,处罚金额共计36万元。发现并督促整改各类扬尘污染问题73条,督促砌筑围挡(墙)412米、建立车辆自动冲洗设备21台,移动式雾化机32台,硬化施工现场主要道路16段410米。通过检查整治,辖区在建项目扬尘治理工作明显提升。
2.全力推进农村清洁能源替代。一是推进“煤改电”工作。自实施清洁能源取暖工程以来,全区累计发放取暖设备23480户,改炕21973户。同时,按照杨陵区2019年农村清洁能源取暖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区清洁能源取暖工程进行全面摸底,对2018年未发放电热褥的2540户,每户电费补贴600元,总计152.4万元(其中:杨陵街道办事处98.94万元,揉谷镇53.46万元)。二是推进“煤改气”工作。目前农村天然气管网共覆盖48个村20635户,其中常住户17529户,不常住及预留户为2911户。目前已完成常住户挂表17378户,已点火使用13472户,完成验收村组34个。针对剩余956户实际情况,我局联合示范区天然气公司进行了集中摸底调查,具备实施煤改气条件728户。目前已完成白龙2组,斜上村,石家1组,下湾村,除张,光明村,新集村,帅家村屈家组,元树等村589户村内管网和中压管网施工;正在实施川东村村内管网安装和中压管网施工。对于不具备实施条件的228户按煤改电方式予以解决。
(四)多措并举,推进物业管理服务质量提升。
一是加强物业服务日常监管。联合示范区住建局、物业协会每季度对全区居住小区物业服务工作进行检查考核,指导和监督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和标准提供服务,今年来共开展日常检查40多次,集中检查10次,对问题较为严重的小区物业企业下发责令整改通知19份,对毅立、欣万家等3家问题较多物业企业负责人进行了约谈提醒。二是规范市场竞争行为。研究制定了《杨陵区公开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办法》(审议稿),建立了物业企业“红黑榜”制度,定期通报,物业服务企业准入退出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三是开展“标准化物业管理服务示范小区”创建。目前完成对已申报物业小区的季度考评工作,计划12月份开展年度验收考评。四是加强物业从业人员素质建设。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加大物业服务从业人员岗前和岗位培训力度。2019年组织开展消防安全知识、电梯安全知识、物业行业法律法规及投诉问题处理等业务知识培训3次,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五是提升安置小区建设管理水平。研究起草了《杨陵区安置小区物业服务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方案》、《杨陵区安置小区成立国有物业总公司方案》,拟从安置小区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和推行专业化物业服务管理模式两个方面入手,规范拆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同时我们组织对全区15个安置小区进行了全面摸排,在基础设施配套、房屋质量安全、物业管理、维修基金管理4个方面共排查90多条问题,正在组织各镇(办)针对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和预算。六是推进居民电力户表改造。协调配合电力部门对全区61个商住小区4万户居民的电表进行改造移交,目前除神农景苑C区、神农小区外,其余小区均完成改造。七是开展园林式在居住区创建。指导恒大城、沁园春居、樘樾湖居等8个小区成功创建园林式居住区。
(五)加大投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
为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研究制定了《杨陵区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实施方案》,坚持“业主主体、社区主导、政府引领、各方支持”思路,从解决“忧、急、难”的突出问题入手,按照保基本的原则,着力推进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一是对全区2000年以前建成的62个老旧小区进行了全面摸排,并登记造册,共221栋楼7276户,总建筑面积约64万平方米,为下一步实施改造打好了基础。二是积极开展项目申报和资金争取工作。2019年共申报春园、秋园、芳园、竹园、松园,圣龙小区,农牧局家属楼3个项目,争取到位资金2590元。2020年拟申报饮食服务公司家属楼、政府家属楼、后稷商城家属楼、计委家属楼4个项目,拟申请中央2020年老旧小区改造补助资金约3031.6万元。三是加快推进2019年老旧小区项目建设。今年启动实施了春园、秋园、芳园、竹园、松园、圣龙小区、农牧局家属楼改造项目,计划对小区给排水管网、道路、消防设施、门禁、绿化、车位、非机动车棚、立面等进行改造提升,总投资约4477万元。目前完成设计预算等工作。
(六)强化统筹,推进村镇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一是强化重点镇建设指导。积极协调省住建厅和示范区住建局,争取重点示范镇建设资金和政策支持;坚持每月督促五泉、揉谷两镇报送工作进行,协调解决建设中的各类问题。五泉镇共安排建设项目8个,完成投资约3.5亿元;揉谷镇实施建设项目9个,完成投资约3.8亿元。五泉镇各季度考核始终名列全省前三,揉谷镇名次持续上升。二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黎陈、权家寨、绛南、元树四个村入选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王上村被列为全国“共同缔造”试点活动第一批精选试点村,杨陵区被列为共同缔造试点县。我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的设计下乡经验作为示范案例被住建部在全国进行推广;住建部还大力宣传推广我区推进农村住房建设的典型经验做法,我区入选了省级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县(区)。三是成功举办乡村振兴村镇规划展。第26届农高会期间,根据区政府安排我局于10月21日完成村镇规划展布展,10月22日—26日正式对公众开放。规划展以鲜明的主题,丰富的展示内容,科技化的展示手段、多样的互动活动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会期通过陕西电视台新闻联播、农林卫视等媒体发布信息24篇,现场送出杨凌美丽乡村宣传页3000份,发放手提袋、帽子、爆米花等文创产品6000余份,现场送出打卡照片3000余份。期间,国家住建部、省人大、省住建厅、省文明办、杨凌示范区及省内各市县领导亲临乡村振兴村镇规划展现场参观指导。此外,陕西电视台新闻联播、农林卫视、农垦人、人民视频、人民网海外版官网、中国网、新浪网、中国农科新闻网、陕西传媒网、西部网、华商网、陕西网、今日头条、抖音、微博、一点咨讯、逛吃陕西、西北在线、陕西日报掌中陕西、农业科技报、西北信息报、杨凌融媒体中心、杨凌视线等媒体对乡村振兴村镇规划馆进行了专访专题报道,本届乡村振兴村镇规划馆成为了创意频出、亮点突出的的“网红馆”。本次布展,我局获示范管委会颁发优秀组织奖、优秀展示奖、优秀成交奖。
四、重点职能工作完成情况
1.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工作。我区承建的保障性住房均已建成,主要分布在杨村中心社区、秦丰社区、常乐园等小区。目前已投用租赁型保障房10000余套,棚改安置房约3万套,极大改善了居民的住房条件和城市面貌。2019年完成公租房资格复审95户,公租房租赁补贴复审443户;为33户城镇低收入户发放住房廉租补贴52560元。我们还积极协调示范区相关部门、会同各镇办积极完善提升保障房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水平。积极改善群众居住环境。
2.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工作。全面推行了网上招投标,实现了从进场备案到中标备案全流程网上监督。2019年共监督办理各类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备案42项。其中公开招标23项;小额资金邀请招标19项。办理中标通知书备案42项,其中施工32项、监理9项、EPC工程总承包1项。共计中标价2.56元。应招标率和应公开招标率达到了100%,所监督的项目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
3.防震减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防震减灾有关会议精神,制定印发了《杨陵区2019年防震减灾工作实施意见》,对全年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推进落实镇办防震减灾工作职能。结合工作实际,重新修订完善了《杨陵区地震灾害应急预案》、《杨陵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紧急疏散预案》等预案,细化了应对措施,明确了各重点环节的责任部门。组织区内9所中学、22所小学、41所幼儿园集中开展了地震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增强了广大师生乃至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积极做好地震宏观异常信息收集和群测群防工作,完善了《杨陵区震情短临跟踪方案》,更新了“三网一员”队伍信息,更换应急避难场所标识标志牌2个,购置应急对讲设备4部,检查杨凌GPS监测站和强震观测台4次,确保地震监测仪器设施正常运转和相关数据正常传输。
4.人民防空工作。结合“5.12防灾减灾日”、“4.15国家安全日”、“6.16安全生产月暨安全生产质量万里行”活动,开展防空避险知识集中宣传3次,防空避险宣传进校园活动1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份,现场接待咨询群众500余人次。积极开展人防系统廉政风险点及腐败问题表现形式大排查工作,对辖区(陇海铁路以北)范围内人防工程和警报器设置进行摸底排查。进一步理清了人防职能职责及权责清单,梳理责任清单9项,权力清单13项,问题清单2项目,表现形式清单2项。对存在的问题立行立改,确保大排查工作取得实效。加全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人防指挥通讯跨省演练等培训3次,配合示范区人防办开展人防工程质量验收2项。
5.信访维稳工作。目前常态化的受理渠道有全国信访系统、区长信箱、“12345”市民热线、局信访投诉热线及24小时值班电话等方式,目前共受理各类信访投诉251件,目前已经办结242件,其余正在办理,未发生影响稳定的重大群访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