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社会救助 / 正文

关于印发《杨陵区城乡低保审批权限下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杨政办发〔2019〕21 号

杨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杨陵区城乡低保审批权限下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国有企业:

《杨陵区城乡低保审批权限下放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杨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 年 6 月 12 日
杨陵区城乡低保审批权限下放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社会救助机制改革创新,优化救助工作流程,提高救助工作效率,根据陕西省民政厅相关工作安排,决定将我区城乡低保审批权限下放至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为确保低保审批权限下放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推进民政领域“放管服”改革,切实转变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按照“统一权责、提高效率、方便群众”的要求,下放城乡低保审批权限,不断完善创新低保工作机制,切实做到“民政为民、民政爱民”。
      二、工作目标
      从 2019 年 6 月 1 日起,城乡低保审批权限下放至镇(街道),进一步明确镇(街道)审核审批主体责任,压缩审核审批层级,优化救助流程,规范对象管理,提高救助效率,切实增强群众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满意度。
      三、主要任务

(一)低保审核审批程序和备案管理

1.低保申请。具有杨陵区户籍的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财产状况符合《陕西省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陕民发〔2013〕31 号)规定条件的,由户主或其代理人以户主名义向户籍所在地的镇(街道)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

      2.受理审核。镇(街道)按规定对申请人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查,材料齐全的予以受理。申请受理后应及时开展核查。
      (1)信息核对。镇(街道)向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以下简称区核对中心)提交核对委托报告,区核对中心接受委托后,依法完成信息核对,并将核对结果反馈给镇(街道),镇(街道)对不符合低保财产状况的申请资料予以退回。
      (2)入户调查。镇(街道)组织村(居)委会有关人员对申请人声明的家庭人员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遭遇困难类型等逐一进行调查核实,并填写家庭经济状况核查表,由被调查人和调查人现场签字确认。
      (3)民主评议。镇(街道)指导村(居)委会召开民主评议大会,对申请人声明的家庭人员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遭遇困难类型以及入户调查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评议,将评议结果在村(居)委会公示 7 天,公示无异议后,由镇(街道)民政办提出审核意见,报镇(街道)审批。
      3.低保审批。镇(街道)组织召开评审会,逐户对申请救助对象家庭人员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等进行审议,确定拟救助对象,将拟救助对象名单在村(居)委会公示 7 天,公示无异议后,由镇(街道)正式发文批准。由镇(街道)民政办将享受低保对象信息录入陕西省社会救助动态监控系统,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
      4.备案管理。镇(街道)将审批文件抄送区民政局备案。区民政局按不低于 30%的比例开展入户抽查,对抽查发现有问题的对象,交由镇(街道)复查复核。
      (二)资金保障
      区民政局每年年初下拨各镇(街道)一定的低保工作经费,保障镇(街道)低保工作顺利开展。低保金发放由区民政局依据陕西省社会救助动态监控系统数据,统一制作发放表后申请财政
拨款,通过农科城“一卡通”将低保金按月发放到户。
      (三)低保对象动态管理
      1.年度核查。每年第一季度镇(街道)全面开展一次城乡低保年度核查,符合条件的,继续享受低保待遇;不符合低保条件的,按程序取消低保待遇。
      2.定期复核。对已享受城乡低保待遇的家庭,镇(街道)根据低保对象家庭实际状况开展复核,对家庭成员中有重病、重残人员且收入基本无变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每年复审一次;对短期内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基本情况相对稳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每半年复审一次;对收入来源不固定、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每季度复审一次。复核时填写《杨陵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定期复核登记表》,并根据复核情况及时调整保障情况,复核登记表报区民政局备案。
      3.动态调整。镇(街道)要指导村(居)委会及时掌握并报告低保对象家庭人员动态变化情况,填写《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动态管理审批表》,镇(街道)按月对低保家庭成员增减、分类施保变更等情况进行调整,报区民政局备案。
      (四)档案管理
      建立健全城乡低保对象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保持信息一致。
      1.纸质档案要一户一档,低保对象申请审核审批全过程相关资料要求填写准确、规范、完整。按照“谁审批谁存档”的要求,妥善保管好申报审批、台账和报表等档案资料。
      2.电子档案主要以“陕西省社会救助动态监控系统”为基础,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录入低保家庭信息、救助情况及审核审批意见。
      四、实施步骤
      (一)制定方案(2019 年 3 月 1 日至 2019 年 4 月 15 日)。区民政局认真学习《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最低生活保障操作规程》等相关法规和政策文件,深入各镇(街道)、村(社区)开展调研,广泛收集意见建议,结合实际,制定城乡低保审批权限下放工作实施方案。
      (二)业务培训(2019 年 4 月 16 日至 2019 年 5 月 31 日)。针对低保政策及权限下放操作流程,采取集中培训与个别业务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镇(街道)和村(社区)干部的业务培训,使工作人员熟悉掌握低保政策和办理程序,为精准审批认定低保对象做好准备。
      (三)下放权限(2019 年 6 月 1 日起)。从 6 月 1 日起,各镇(街道)要严格按照城乡低保审批流程受理审批低保户,区民政局要加强业务指导,确保低保对象审批工作顺利实施,低保对象认定精准,救助及时。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密切配合。一是各镇(街道)要高度重视低保审批工作,充分认识实施低保审批权限下放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相关法规政策,安排专人负责,明确责任分工,推进工作落实。二是区民政局要在区政府领导下,强化城乡低保政策的宣传、贯彻、执行,加强社会救助工作机构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构建设与管理,监督、指导镇(街道)做好低保审核审批工作,按月发放低保资金。三是区财政局做好有关资金保障划拨工作。四是各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做好政策衔接,确保低保审批权限下放工作顺利进行。
      (二)严格低保审批程序。各镇(街道)要严格执行《陕西省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中关于保障对象的认定条件和审批程序,准确核实家庭收入、财产、人口状况等,做到精准认定、精准施保,严防出现“错保、漏保”现象。
      (三)加强监督检查。区民政局每年对全区所有低保对象进行不少于30%的随机抽查,重点检查低保对象认定程序是否规范、家庭情况是否真实,对象认定是否准确,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镇(街道)反馈,督促整改。
      (四)强化责任追究。对在低保审批过程中审核把关不严或徇私情、谋私利,出现“人情保”“关系保”等现象,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附件:1.杨陵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审批表;
               2.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授权书;
               3.申请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诚信承诺书;
               4.城乡居民申请低保申请书;
               5.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入户调查核实表;
               6.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民主评议投票表;
               7.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评议结果公示;
               8.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拟审批对象公示;
               9.最低生活保障经办人员及基层村(居)干部近亲属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备案登记表;
              10.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动态管理审批表;

       11.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定期复核登记表。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附件5  附件6  附件7  附件8  附件9  附件10  附件11